时间: 2025-09-10 10:27发布来源:济南戒瘾医院
酒瘾怎么戒?——专家问答与真实案例分享
Q:什么是酒瘾?它真的是一种病吗?
A:酒瘾,医学上称为“酒精使用障碍”或“酒精依赖综合征”,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脑部疾病,而不仅仅是“自制力差”或“爱喝酒”那么简单。
当一个人长期大量饮酒,大脑内的奖赏系统会被反复刺激,导致神经递质失衡,逐渐形成对酒精的强烈渴求。患者往往无法控制饮酒行为,即使明知饮酒已严重影响健康、家庭、工作,仍难以停止,出现耐受性增强(越喝越多)、戒断反应(不喝就难受)、戒酒失败等典型特征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早已将酒瘾列为精神疾病范畴。它不仅损害肝脏、心脏、神经系统,还可能导致抑郁、焦虑、幻觉、记忆力衰退,甚至引发家庭破裂、社会问题。
因此,酒瘾需要被正视、被科学干预,而非简单指责或放任自流。
Q:戒酒到底有多难?常见的戒断反应有哪些?
A:戒酒之所以困难,是因为突然停止饮酒会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“戒断反应”,这些反应可能非常痛苦,甚至危及生命,常见表现包括:
正因为这些反应,很多患者在尝试“自己戒”时屡屡失败,甚至越戒越喝。科学戒酒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,尤其是中重度依赖者,切勿贸然自行停酒。
Q:如何科学有效地戒除酒瘾?中医在其中能发挥什么作用?
A:戒酒是一个系统工程,通常包括三个阶段:
在此过程中,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。中医认为“酒性湿热,久饮伤肝、损脾、扰神”,酒瘾多与肝郁气滞、痰火内扰、心脾两虚等有关。通过辨证施治,可有效调节体质、缓解渴求、改善睡眠与情绪。
以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为例,该院采用“中西医结合+心理干预+康复训练”一体化模式,为酒瘾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,常用手段包括:
这种综合干预方式,显著提高了戒酒成功率,降低了复饮风险。
Q:能否分享一些真实患者的治疗经历?
A:当然可以。以下是两位曾在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成功戒酒的真实案例。
案例一:张先生,42岁,酒龄18年,靠酒“撑场子”的业务员
张先生从事销售工作多年,应酬频繁,从“半斤不醉”到“每天必喝”,发展到早晨起床就要喝几口白酒“定神”,否则手抖、心慌、无法工作。
家人多次劝阻无效,甚至发生争吵。一次醉酒后摔倒导致脑震荡,才在家人坚持下送至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。
入院时评估为中重度酒精依赖,伴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和焦虑状态。医院为其制定“三步走”方案:
经过28天系统治疗,张先生成功戒断酒精,情绪平稳,睡眠改善。出院后坚持门诊随访,至今已戒酒一年半,重新回归工作岗位,家庭关系也明显缓和。
他说:“以前觉得没酒活不了,现在才知道,真正活着的感觉是清醒。”
案例二:李女士,35岁,用酒“麻痹痛苦”的全职妈妈
李女士因长期婚姻不和、育儿压力大,逐渐依赖酒精缓解情绪,从红酒小酌发展到每天饮用白酒,常在孩子睡后独自饮酒至深夜,情绪失控,甚至出现短暂失忆。
她曾尝试自行戒酒,但每次坚持不过三天,就会因失眠、焦虑而复饮,陷入“戒—喝—悔—再戒”的恶性循环。
在心理咨询师建议下,她来到济南远大中医脑康医院接受系统治疗。
医生发现其症属“肝郁化火、心神失养”,采用“丹栀逍遥散”合“甘麦大枣汤”加减,并配合耳穴压豆(心、肝、神门等)和每周两次针灸。
同时,心理团队为其开展个体心理治疗,帮助其处理情绪创伤,学习压力管理技巧,并邀请家属参与家庭沟通训练。
治疗六周后,李女士对酒精的渴求明显降低,睡眠质量提升,情绪趋于稳定。她开始参加绘画兴趣班,重建生活信心。
如今她已完全戒酒8个月,不仅恢复了健康,还成为社区心理互助小组的志愿者,她说:“酒曾是我的逃避,现在我要学会面对。”
Q:给酒瘾患者和家属的建议是什么?
A:我们想说:
戒酒之路虽不易,但只要迈出第一步,就有希望迎来清醒、健康、有尊严的新生活。记住: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